顯示具有 心得分享區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心得分享區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

茉莉人生



片名:茉莉人生

劇情大綱:
橫掃國際影展各大獎項!全世界權威媒體一致好評!

  這不只是一個9歲小女孩的成長,更是一個大時代的故事!瑪琪莎塔碧是個九歲大的小女孩,她正如世界上其他九歲小女孩一樣,喜愛幻想與冒險。來自伊朗的她,在政治與國家狀況變動的影響下,讓瑪琪提早一步接觸到大人世界的現實與社會所經歷的巨大變動,不過現實中的巨大變化還是改變不了好奇又富有幻想力的瑪琪,在她童年的想像中,上帝是她的密友。她的最愛則是漫畫版的馬列主義。瑪琪老是會用一些超可愛的點子,讓環繞在身邊的家人覺得好氣又好笑。

  直到1979年伊朗社會開始一連串的保守改革,瑪琪的生活再也無法像之前那樣自由自在,為了保護瑪琪的自由與安全,她的父母決定將她送往音樂之都奧地利就讀中學,但小留學生的生活是寂寞又難耐,直到有一天,瑪琪決定重新回到自己的祖國,有著祖母茉莉花香的故鄉,但這就代表她得要遵守規定戴上黑頭巾,還只能偷偷去黑市買ABBA跟麥克傑克森的唱片,受西式教育的瑪琪開始跟保守的伊朗教條抗衡,那個好奇又叛逆的小女孩依舊活在她的心中,雖然已經長成年輕女子的瑪琪,依舊喜歡不按牌理出牌的挑戰這個社會。最後為了能自由的創作,瑪琪忍痛離開心愛的祖國,但在家鄉的茉莉花香,依舊牽絆著瑪琪纖細又敏感的心靈…


資料來源:http://tw.movie.yahoo.com/movieinfo_main.html/id=2489



心得感想:
  一般動畫片給我們的印象是簡單,但茉莉人生卻是一部線條簡單,意境深遠的動畫片。這部片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特色是全片幾乎是用黑白的方式呈現,只有在成年的瑪姬身上才有顏色。童年的瑪姬,在政治及戰亂之下,提早接觸大人世界的殘酷,甚至因宗教信仰而牽涉到女性權力的剝奪。即使雙親為了保護瑪姬而將他送往歐洲,但他是伊朗人的身分卻讓他在異鄉漂泊。
  導演用黑白畫面來刻劃瑪姬充滿動盪不安的童年,藉此來諷刺伊朗社會對女性的設限,同時也呈現政治鬥爭的殘酷。最後的瑪姬在祖母與母親的信念下,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,不被侷限的色彩大道。
  

天使在我家


書名:天使在我家

內容陳述:
"殘缺不是咒詛,反成祝福;殘缺不是虧損;而是另一種幸福。殘缺自有其深邃的、無以名之的美感。"這本書收錄了七個不同的故事,有著不一樣的家庭背景,唯一的共通點就是這七個家庭都有殘障兒,從發展遲緩到罕見疾病,不同的狀況、不同的心路歷程,都值得我們探討。
反思:
  對我們來說,新生命的誕生是件令人開心的事,但若是痛苦伴隨著新生命一起來到這世間,對一個正期待新生命降臨的家庭來說,這樣的衝擊有多大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其中一個母親因為無法接受孩子的殘缺而怨天尤人,甚至逃避自己的女兒。身體上的殘缺確實會使成長之路更艱難,也會增加家人的負擔,但這何嘗不是一種磨練。愛正常健康的孩子很容易,但是愛殘缺的孩子卻很不簡單。照顧殘缺的孩子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及耐心,從期待到失望、從逃避到面對、從排斥到接受,這些家庭所承受的壓力是我們沒有辦法想像的。每個生命的降臨都有他的意義,即使不完整,卻也帶來人生的意涵,因為殘缺,而激盪出人們一直追求的"愛",家人因為這些殘缺的孩子而更靠近,彼此學習並完成這門上天給他們的必修課程,這是一份無法取代的禮物。家人對他們無私的"愛"使他們殘缺的生命更加完整。
  運用健全的四肢對我們正常人來說,是件在也輕鬆不過的事,所以我們常將此視為理所當然的事,遇到一點不如意的事情就會埋怨,但是社會上有很多例子讓我們發現,比我們更有資格抱怨的身殘者對生命抱持著樂觀積極的態度,他們經歷的一切是我們沒有辦法體會的,他們家人面對的困境更是無法用言語形容,他們勇敢面對逆境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,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是件很幸福的事。